资讯中心

赛事IP赞助新浪潮赋能品牌营销新高度

2025-08-24

体育营销正经历革命性跃迁。据测算,2025年中国冰雪产业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,而全球顶级赛事IP的商业价值更呈指数级增长。在这一浪潮中,品牌赞助已从单纯的Logo曝光升级为多维价值共创,通过战略级绑定实现品效合一的目标。以下是新浪潮的核心路径与创新实践:

一、赞助模式的五大创新趋势

1. 场景化深度绑定

品牌不再满足于场边广告位,而是构建“赛事-用户-品牌”三位一体的沉浸场景。如洋河股份将南京奥体网球中心升级为“梦之蓝网球中心”,全年举办超100场赛事活动,接待500万人次,通过“体育+酒文化”跨界融合实现品牌场景化渗透。

2. 社群化运营激活

赛事IP赞助新浪潮赋能品牌营销新高度

依托赛事IP构建用户社群生态。洋河创建“梦之蓝网球俱乐部”,通过训练营、明星见面会等线上线下联动活动凝聚核心用户,将单一赛事延伸为健康生活方式平台。CTCC中国杯则通过“领克杯·城市竞速赛”打造车迷社群,单站吸引超万名现场观众。

3. 数字化体验重构

元宇宙、数字藏品等技术重塑互动形态。2024巴黎奥运会期间,品牌通过AR观赛、虚拟球星卡等数字资产,使观众获得“沉浸式参与感”,突破物理时空限制。vivo在欧洲杯营销中,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用户精准触达,完成品牌年轻化转型。

4. 本土化IP孵化

自主孵化赛事IP成为品牌新战略。洋河创立的“时代梦网”网球城市赛覆盖8大城市,通过分站赛+总决赛机制吸引数千名业余选手,推动网球运动下沉;CTCC中国杯2025年重启,打造中国首个自主赛车IP。

5. 全球化价值联动

国际顶级赛事成为品牌出海跳板。安踏借力NBA球星代言打开北美市场,海信通过世界杯赞助实现全球曝光率达37%。哈尔滨亚冬会作为北京冬奥会后又一国际冰雪盛会,成为品牌展示全球化形象的关键舞台。

二、价值挖掘的三维穿透

1. 商业价值:长尾效应最大化

赛事IP的商业变现从赛期延伸至全年。支付宝与欧洲杯合作时,通过跨境支付场景构建,使赛事结束后仍持续产生交易数据价值;成都世运会依托“世运会+”消费新场景,推动当地体育消费持续增长。

2. 社会价值:公共属性强化

品牌通过赋能全民健身实现形象升华。洋河推动网球运动大众化,响应《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》政策导向;CTCC宁波站以“生态共荣”为主题,将赛车运动与环保理念融合。

3. 文化价值:精神共鸣深化

哈尔滨亚冬会凸显“中国气派+冰雪文化”,品牌可借势传递文化自信;NBA通过全球化运营将篮球文化转化为青年潮流符号,助力合作品牌实现价值观输出。

⚠️ 三、挑战与破局关键

当前赛事IP赞助面临三重挑战:市场细分模糊(部分企业盲目赞助高热度赛事,忽略自身用户匹配度)、技术迭代风险(元宇宙等新技术投入产出不稳定)、可持续发展压力(短期营销与长期品牌建设的平衡)。

破局需聚焦:

  • 精准化细分:依据STP理论模型,锚定与品牌调性契合的赛事(如高端酒类倾向网球/赛车,运动品牌侧重奥运项目)
  • 关联性强化:确保赛事精神与品牌内核一致(如环保赛事×新能源车企)
  • 数字化风控:建立动态监测模型,实时调整赞助策略
  • 四、未来趋势:从“赞助”到“生态共创”

    2025年赛事IP运营将呈现三重进阶:

    1. 技术融合深化:AI+VR构建“虚拟赛事宇宙”,观赛与消费边界消弭

    2. 政策红利释放:依托《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发展目标》,精品赛事获资源倾斜

    3. 可持续IP崛起:如成都世运会35个大项中纳入奥运新项目(霹雳舞、攀岩等),吸引Z世代的同时为品牌注入可持续发展基因

    结语:重构营销价值链

    赛事IP赞助的终极价值,在于将赛事影响力转化为品牌资产增量。当品牌从“流量捕手”进化为“场景设计师”,从“曝光追求者”蜕变为“价值共创者”,便能在体育营销的黄金时代,以赛事为支点撬动全球市场。这场新浪潮的本质,是营销思维从“借势”到“造势”的升维——唯有深度融入赛事基因,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永恒共振。

    > 2025年体育产业的万亿市场中,赛事IP已不仅是竞技的载体,更是品牌与用户对话的终极场景。在这场沉浸式营销革命中,谁先读懂赛场外的价值密码,谁就能赢得下一个黄金十年。

    永信贵宾会官网217

    2025年重点体育赛事IP商业价值矩阵
    赛事名称时间/地点核心价值点品牌适配方向
    哈尔滨亚冬会2月/中国哈尔滨冰雪经济万亿市场入口国货出海、冬季科技装备
    成都世运会8月/中国成都Z世代潮流运动聚合年轻化品牌、数字消费
    CTCC中国杯全年多站/中国本土汽车文化载体新能源车企、男士消费
    网球城市大奖赛全年巡回/8大城市高端社群运营平台奢侈品、金融保险